華為首款5G手機實現商用 折疊屏技術將帶來哪些新需求

作者:惠州市 来源:阜新市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11-02 04:35:33 评论数:
  導讀:折疊屏手機密集發布,進入量產元年,機構預計2022年出貨量達到5010萬台。折疊屏手機帶來產業鏈的升級,增量零部件供應鏈迎來投資機會。

  近日,華為餘承東表示,中國首款獲得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華為Mate 20 X 5G版,7月26日發布!

  7月23日,中興手機宣布其首款5G手機開啟預售,價格為4999元起。其他的手機廠商也動作不慢,業內普遍預計,包括華為、中興、OPPO等廠商的首款5G手機均準備在8月份“紮堆”麵市。

華為首款5G手機實現商用 折疊屏技術將帶來哪些改變

  回想一下當年蘋果和三星觸摸屏手機麵市後,相關產業鏈個股火爆表現,目前掘金5G手機的時機或許已經到來。

  1

  5G這個詞,在最近一年多裏,出現的頻率太高了,以往都感覺5G離我們還有點遙遠,不過,目前5G離我們真的很近了。

  近日,華為餘承東表示,中國首款獲得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的華為Mate 20 X 5G版,7月26日發布!而業內預計,8月份,包括華為、中興、OPPO等廠商的首款5G手機將“紮堆”麵市。

  7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目前約二十款5G手機可上市,5G設備與終端均已步入成熟階段。

  7月25日,在818發布會上,蘇寧易購(10.680, 0.05, 0.47%)總裁侯恩龍對外透露了818期間上市的5G手機新品,包括華為Mate 20X 5G版、vivo iQOO 5G版、三星Note 10 5G版和中興AXON 10 Pro 5G手機一共四款。蘇寧侯恩龍表示,全國首家5G體驗店在6月份時已落地上海蘇寧門店,接下來將陸續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設5G體驗店,預計截止到9月份,蘇寧5G體驗店將超過200家。

  可見,5G手機的商用化大潮來了,回想一下當年,觸摸屏手機麵市後,A股相關產業鏈個股之中不乏一些10倍股。

  對於近期科技板塊的上漲,大多業內人士認為與5G手機上市、行業基本麵未來有望好轉有關。業內普遍預計,5G換機高峰期將出現在2020年~2023年,而手機出貨量將隨之出現恢複增長。隨著其產業鏈上終端陸續發布,射頻、光學、麵板行業也將迎新機遇。

  2.

  7月21日,工信部入網許可中心顯示,華為首款折疊屏手機Mate X已獲入網許可。

  7月25日,三星電子宣布,已經對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的屏幕進行了“改進”,並將於9月開始銷售,售價仍將是1980美元。據了解,Galaxy Fold已經通過工信部入網許可。

  折疊屏手機被認為是2019年手機的幾大趨勢之一。據群智谘詢數據估計,預計2019年全球折疊手機規模約90萬台。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折疊屏可以在擴大手機屏幕的同時保證手機的便攜度,尤其是正麵的屏麵積增大一倍,一攤開來,像小型平板電腦。

  目前已經發布的幾款折疊屏手機價格都偏高。其中,三星Galaxy Fold在美國的起售價為1980美元,約合13377元人民幣,中國市場的售價還未公布;華為Mate X目前定價為2299歐元,折算人民幣約17498元。

  太平洋證券研報顯示,折疊屏手機密集發布,進入量產元年,Digitimes 預計 2022年出貨量達到 5010 萬台。折疊屏手機帶來產業鏈的升級,增量零部件供應鏈迎來投資機會。 手機由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演變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屏幕,2007年蘋果iPhone誕生,智能手機開始朝著觸摸、大屏化發展,並逐漸淘汰了物理鍵盤。手機在追求大屏化已經遇到了瓶頸,折疊屏解決了大屏和便攜性的矛盾。

  卷曲屏相比於折疊屏,能夠通過卷曲的方式節省更大的空間,卷曲屏是未來柔性顯示的終極形態。以可折疊屏或卷曲屏為基礎,未來的手機、平板、筆記本有望實現多終端融合的趨勢,通過一個終端實現手機、平板、筆記本的功能。

  折疊屏手機拉動AMOLED需求,國內AMOLED麵板廠受益。三星Galaxy Fold使用的是三星自己的柔性折疊屏;華為采用京東方的可折疊屏,小米采用維信諾的折疊屏,TCL和LG 采用自己的折疊屏;國產廠商初步具備折疊屏技術和量產能力,未來將受益可折疊屏手機的爆發。

  住友化學為三星CPI膜唯一供應商,韓國Kolon,SKC的CPI膜即將量產。無色透明聚酰亞胺膜(CPI)是一種PI膜,具備良好的柔性和可折疊性,防護性不佳;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在CPI上鍍上塗層,以滿足防護強度的需求。

  折疊屏手機將帶來哪些新的需求呢?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公開消息顯示,折疊屏手機在大大刷新了大眾對手機的認識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就是柔性手機屏幕容易損壞的問題。目前無論是華為還是三星的折疊屏手機都使用了硬度較低的塑料顯示屏代替了傳統的玻璃屏幕。這在保證了可折疊性的同時也使得手機屏幕更容易被劃傷。美國康寧公司早已開始了麵向折疊屏手機的柔性玻璃麵板的研發,而日本AGC公司(原名旭硝子公司)也開啟了柔性玻璃研發的進程。

  根據權威機構IHS預測,到2022年,柔性顯示屏幕的市場規模將由2016年的37億美元增至155億美元,增長率將超過300%,並且到2020年,柔性屏幕的營收將占到顯示屏市場總營收的13%。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OLED 顯示技術由剛性向柔性快速發展,帶動上遊材料的切換和需求增長,PI關鍵材料市場空間預計將達千億級。從全球的OLED 屏幕產能上來看,僅考慮柔性屏,全球總計23 條產線(包括投產、在建及規劃)。以京東方產能48k/月的6 代線為例,滿產下其1 年生產的OLED 柔性屏麵積就可達到160 萬平。滿產情況下,全球柔性OLED 產線的理論產能合計達3722萬平。隨著OLED 柔性屏產能的逐步建設和落地,對柔性材料的需求也將迎來快速增長。